摘要:
干旱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受季风气候、地形地貌、环境的影响,中国干旱灾害尤为突出,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季节性和区域性强等特点。干旱通常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目前,干旱监测和评估也主要围绕这4种类型开展。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频繁影响的背景下,水循环时空变异过程加剧,干旱逐渐呈现新的时空特征,极端干旱事件频发、重发,如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罕见夏秋连旱、2022—2023年云南遭遇冬春连旱,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近年我国的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评估,掌握不同区域的干旱变化特征,为科学做好抗旱水资源调配规划和风险管理、提高旱灾气候变化应对适应能力提供参考。
加强极端干旱事件的案例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监测和深入分析评估,摸清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与气象干旱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干旱致灾机理和影响进程的认识,为进一步提升和改进监测评估指标方法提供依据。同时,需要不断总结极端情况下遇到的干旱监测、评估、预警及措施、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系列问题,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学习,不断提高人们灾害风险预估判识能力,改进干旱灾害管理效率,选择针对性有效措施,一定程度降低降水不足与主要干旱类型的直接联系,从而避免或减轻旱灾的危害。
随着气候变暖和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干旱问题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干旱监测、影响和风险评估仍面临许多重要挑战。本期策划组织的“干旱监测和评估”专栏,希望能为防旱抗旱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