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期刊

    高级检索
    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高原明珠 活态传承[J]. 中国防汛抗旱, 2023, 33(7).
    引用本文: 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高原明珠 活态传承[J]. 中国防汛抗旱, 2023, 33(7).
    The Ancient Water Storage and Irrigation Systems of Sakya in Tibet—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the plateau pearl[J]. China Flood & Drought Management, 2023, 33(7).
    Citation: The Ancient Water Storage and Irrigation Systems of Sakya in Tibet—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the plateau pearl[J]. China Flood & Drought Management, 2023, 33(7).

    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高原明珠 活态传承

    The Ancient Water Storage and Irrigation Systems of Sakya in Tibet—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the plateau pearl

    • 摘要: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境内的冲曲河畔,数百个蓄水池犹如嵌在高原上的宝石,共同组成了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该系统工程大体采用敞口形式,由引水渠、池体和出水管网等组成,仍然沿用古代的工程形式和管理方式,是目前海拔最高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传承”。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分布在青藏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土地贫瘠且缺水,因此修建蓄水池灌溉农田成为当地的必然选择。宋末元初开始,当地先民克服了高海拔、高寒等困难,顺势而为,巧妙地选择了冲曲河沿线建造蓄水池,逐步建立起这一灌溉系统,覆盖了萨迦县、拉孜县等地区。相较于筑坝引水灌溉,开敞式引流蓄水池所用建筑材料较省,投资较少,同时也便于水源的汇集与分配,方便沿岸居民取水灌溉或雨季分洪泄洪。
      历经几个世纪,至明清时期,灌溉系统的利用和管理体系已趋完善。相关史料记载,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形成了最契合本地实际的治水思路和管理方式。安排专任官员“措本”(类似如今的河湖长)负责上游水土保持、定期清理沉淀池及通道中的淤泥与杂物,定期对蓄水池进行安全检查,巡视灌溉系统并解决用水纠纷等;不同水闸的开关由“水女”(类似于如今的巡河员)操作,擅自开关水闸的人会受到严惩;蓄水池开闸时,用水户会派一名代表等在各户小水闸前打开通往自家小水渠的石板或木门。从“措本”到“水女”再到用水户民,这个灌溉系统形成了独特的三级管理模式。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至今仍然在使用的蓄水池有400多座,惠及30多万人。在其滋养下,日喀则已经发展成了“世界青稞之乡”。2021年,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23年,该工程被水利部设立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