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防汛与抗旱》创刊于1990年,2007年更名为《中国防汛抗旱》。
30年前,在我国防汛抗旱任务越来越艰巨、防汛抗旱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年轻”的防汛抗旱人第一次以《防汛与抗旱》的名义,向社会各界发声:“在防汛抗旱斗争中应运而生的《防汛与抗旱》,作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机关刊物和中国水利学会减灾研究会的会刊,将成为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的喉舌,反映全国防汛抗旱成就的窗口,交流防汛抗旱经验技术的园地,研究减轻水旱灾害对策的论坛,联系全国防汛抗旱战线职工的纽带……”
30年后,重温这篇简短的《创刊词》,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防汛抗旱》一直在履行30年前的庄严承诺,践行办刊宗旨。翻开一本又一本纸张已经泛黄的杂志,宛如穿过了时光隧道,一个个重要节点、重大事件、关键人物,凝聚成一篇篇激昂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它们忠实记录了中国防汛抗旱事业波澜壮阔的变迁,也清晰折射出防汛抗旱工作者守望初心的奋斗足迹。30年来,在每一个历史时刻,每一个重大水旱灾害现场,每一项重大防汛抗旱主题,《中国防汛抗旱》几乎都能及时反映。我们以文字为刀、以纸为碑,镌刻下了我国防汛抗旱事业的改革史、发展史。
今天,我们回望走过的历程,不只是感怀历史,更是不忘记来时的路,为继续前行明确方向;我们致敬30年的奋斗历史,不只是回味过去的荣耀,更是把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汲取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新的时代,舆论生态、传播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防汛抗旱》也面临着严峻而现实的考验。各种扑面而来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检视着我们的初心,考验着我们的能力。我们深知,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不可能在一成不变中安然度日,只有善于应变、主动求变才有未来:我们正稳步推进纸刊的改革,努力实践纸刊历史记录者的使命,不断提升公信力;我们正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努力抢占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不断提升时效性。我们坚信,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传播方式会变,但使命担当永远不会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中国的防汛抗旱事业迈上了改革再出发征程,为防汛抗旱工作者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宽广舞台。迈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更多的辉煌等待我们去书写,更重的使命等待我们去担当。我们将始终牢记使命,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述防汛抗旱故事,传播防汛抗旱声音,为防汛抗旱事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30岁,恰是风华正茂。站在新的起点,《中国防汛抗旱》将不忘初心再出发,与新的时代同行,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